修拳、修身、修德

李幸美-小太陽隊管理

2018年世界盃錦標賽,即使沒有參賽資格,但是生命動能的小太陽們卻幸運的隨著生命動能太極隊,一起參與「生命動能~太極桃花源」的開幕演出。嬌小的身軀,隨著團隊打出九九太極拳、五步拳,還要走位、拿牌,不用飛出國就能在各國嘉賓面前展現太極的寧靜祥和,贏得在場許多觀眾掌聲並好奇:「要怎麼讓4歲的孩子打拳呀?」秘訣就是鍾錦芳老師指導過的:「很簡單,媽媽打,孩子就跟著打。」這就是生命動能「家族共學」的精神。

彤澤4歲、昀庭2歲時,我們一起加入生命動能太極探索班,第一套拳,就是陳泮嶺老師創編、黃裕盛爺爺改編的九九太極拳四十二式。從一開始懵懵懂懂的跟著大家開心「比畫」,接著鍾錦芳老師規劃要開始參加九九太極拳第一場比賽,於是密集的個別課、小團體課,再加上每天晚上的練習計畫,終於讓甫滿五歲的小男孩,自信的站上彰化縣縣長盃太極拳錦標賽的賽場。

深刻記得當時的驚喜與感動:彤澤歡歡喜喜上場,自信的打完整套拳,再笑咪咪的下場迎接大家的鼓勵;對照媽媽自己上場前的拘束緊張,發現孩子真真切切實踐了鍾錦芳老錦芳師說過的:「上場就是最好的謝師禮」、「展現最美好的自己!」

九九太極拳是生命動能太極隊人人必學的一套拳,回首這段陪著孩子「打底」的過程,一招一式都有親子互動的酸甜苦辣:如何讓蹦蹦跳跳的孩子慢下來修拳?如何在家庭原本平順的生活節奏中,因為多了「太極登峰」的目標,所以緊湊、充實、且充滿了挑戰卻能堅持下去?我發現,在想辦法讓孩子「打好拳」的過程中,其實最重要的是修了「大人」的這一顆心:為了讓不配合變成配合,我們的智慧因而提昇;在偶爾懈怠低落時,一次次確立孩子(同時也是自己)追求自我實現的決心;而帶著孩子奮鬥的過程裡,大人也扎扎實實奮鬥了一場。

生命動能無數個「一人翻轉,家族翻轉」的故事正在上演,透過競賽、表演,我們不斷的翻新與整理。還記得彤澤4歲時,曾經很困惑地問媽媽:「我已經修過很多次九九太極拳了,還沒修完嗎?」莞爾之際,我想起鍾錦芳老師曾說過:「修拳跟修煉生命一樣,永遠都沒有止境,永遠要做一個用功的好學生。」

親愛的彤澤,在生命動能這塊沃土,盼你早日領會這個道理,盼我們能認真打好這一套拳,並不斷翻修自己的生命,一同豐富這塊桃花源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